鬼吹灯 > 天工柱国 > 第四十六章 海运之争(一)

第四十六章 海运之争(一)

    一番商议之后,皇帝命此次临时调拨的漕粮由南直隶出30万石,浙江和江西各出10万石,山东和河南两省由于去年遭灾,免了加征的漕粮。又命漕运总督孙明书调派军队运送。

    此时离晌午还差半个时辰,仁武皇帝见漕粮的事已解决,兴奋之情难掩。这是他议政以来碰到的第一个难题,也是他解决的第一个问题,即便实际上解决问题的是首辅。

    正当他准备命鸿胪寺卿宣“有事启奏无事退朝”时,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孙明书上前一步奏道:“陛下,臣有本启奏。”

    仁武皇帝本打算今日早早的退了朝,他再去生母郑太后那里拜见一下,顺便再吹嘘一下自己如何英明了得。

    不过孙御史既然有事奏报,他还是要表现得大度一些,总不能寒了臣子的心。于是他抬了抬被宽大黄袍笼起来的右手,柔声说道:“孙御史请讲。”

    孙明书举着笏板躬身说道:“陛下,大运河过了九月就进入了枯水期,因此每年的漕粮都是来年一二月份起运,最迟八月底到京城。如今马上就到九月,这50万石加急的漕粮恐一时难以运到京城。”

    “既如此,为何不走陆路?”皇帝问道。

    孙明书面有尴尬之色。皇帝问的这个问题实在是让他无从答起,只要稍微是个会算经济账的都不会这么问。

    他想了想,最后还是硬着头皮说道:“陛下,若是走陆路,我这十二万多运军恐怕难以担此重任,需临时征调民力。”

    吕颂也上前帮着说道:“陛下,孙御史所言极是。若是走陆路,恐怕征调军民不下50万,车辆马匹更是无算,所耗粮草都不止50万石漕粮。再者,运送一趟漕粮往返差不多要一年,若是临时征调民力,会延误百姓耕种。”

    看着吕、孙二人在那里讲的头头是道,皇帝的脸色越来越难看。他当皇帝不是听这些臣子抱怨难处的,而是要听应对之法。若是什么事都要他这个皇帝来解决,那还要大臣做什么。

    只见他从金台之上腾地站起,怒视群臣道:“水陆都不行,那你们说该怎么办?”此时,国子监和翰林院那些大儒讲授的“天子威仪”已被他抛到九霄云外去了。

    古人云:“天子一怒,流血漂橹”。即便仁武皇帝的牙齿还不够锋利,身体也不够雄壮,那也是一头狮子,发起怒来也是能够吃人的。

    因此,群臣很默契的又选择了低头不言。奉天殿里一时出奇的安静。连首辅都罕见的没有发表意见,只一味沉思。钱进也知趣的躲在那些侍讲身后,专心拿着毛笔在笏板上鬼画符。

    几息之后,工部侍郎杜决打破沉默:“陛下,臣以为这漕粮的缺额倒是不用着急。京营和边镇的官兵们若是省着点用,足够支撑到明年六、七月。届时,山东、河南两省的漕粮提前一月起运,应该正好续上。当然,这一切都是以大运河畅通为前提的……”

    “杜工部有话直说便是,遮遮掩掩的像什么样子。”皇帝重新坐回金台上,冷声说道。

    本来皇帝心情不悦,杜决是不想出这个头的。

    可是,工部管着大运河每年的疏通工程,若是误了明年的漕运,他就算有九个脑袋也不够皇帝砍的。因此,他打算劝皇帝把漕粮之事先放一放,再张口要大运河疏通的工程银子,结果被皇帝一句话给怼回去了。

    工部尚书曹鸣见自己的副手没把话跟皇帝说明白,便直截了当说道:“陛下,大运河每年都需要疏通,请陛下准予拨银80万两。”

    皇帝此刻已经不想开口说话。漕粮的事还没解决,工部又跳出来要银子,可偏偏他还不能发作的,毕竟人家也是为了国事。

    “哼,曹尚书和杜工部打的好算盘。你的工程银子重要,唯独我官兵的粮缺便不是个事?”说话的是兵部尚书丁仪。

    丁尚书五十出头,体形高大,蓄美髯,面堂红润。先前他听杜工部说要官兵们“省着点用粮”时便已经有些不悦,只是人家一个侍郎他也不好发作的。如今连曹尚书也跳出来帮腔,他也顾不得什么颜面了。

    曹鸣虽然已经是六十多岁的小老头,嘴上功夫却是厉害,只听他慢悠悠的说道:“丁尚书,老朽细细算过,你那漕粮的缺口顶多就是个把月的事,苦熬一下也不难度过。”

    “依曹尚书之意,我大陈的官兵要饿一个多月的肚子戍守边关不成?”

    “丁尚书误会,适才杜工部已说过,明年河南、山东两地的漕粮会提前一月起运,正好赶上官兵的粮缺。”

    “曹尚书怕是有所不知,这漕粮到了京城也需要转运,路上还需要一个月的时间。再者,若是边疆起了战事,这粮缺可就不止30万石了。到时候官兵饿了肚子拿不起刀枪,万一边关有失,曹尚书可是居功至伟啊。”

    “丁尚书言重了。若是大运河疏通不力,明年的漕粮到不了京城,诸位同僚恐怕都要喝西北风去。”曹鸣淡淡说道。

    “你……”丁尚书哪里料到堂堂工部尚书这么无赖,一句话妄图把这殿里的大臣都拉下水。

    这官场上有一个大忌,那就是不能成为所有官员的公敌,否则不论你如何位高权重,那也做不长久。曹尚书就是深知这一点才拿官员的粮俸说事。

    丁尚书确实投鼠忌器。这排兵布阵是他的看家本事,可跟人斗嘴皮子他玩不过工部的人,那可都是些靠算计吃饭的人精。不过,在京城里混的久了,谁的屁股也不干净。你既然敢玩阴的,那我就敢来楞的。

    他指了指曹鸣,骂道:“别以为没人知道你底细,这河道被你修了又修,手指缝里漏出来的银两都可以堆成山了。”

    “哼哼,你兵部的山头也不怎么干净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钱进在金台之上看着两位尚书你一言我一语的,比泼妇骂街好不了多少,一时惊呆了。

    今天他第一次上朝,便亲眼目睹了如此奇葩的戏码。偷偷瞥了瞥金台上的皇帝,他发现皇帝居然也是饶有兴趣地观看,想必尚书骂架的戏码平时不多见。

    这时,吏部尚书王培文咳了两声提醒道:“丁尚书和曹尚书且体面些,陛下还在看着了。”

    礼部尚书史学义也站出来劝解:“王尚书说的对,两位尚书都是饱读诗书之人,切莫丢了圣贤的颜面。”

    丁、曹二位尚书碍不过两位重臣相劝,只得罢口,不过两人的脸色却依旧难看。

    钱进不由得细细看了王尚书和史尚书几眼。殿试的时候,钱进便已与这两位尚书打过照面,但那时在场的官员很多,他也没来得及多说上几句话。

    王尚书一看就是北方人,体形高大,面皮有些黑,虽已过天命之年,却保养的极好。最有特色的便是他的头看着比别人的要大。

    史尚书则已经有些老态,脸上的皱纹有如龟裂的老树皮,半尺多长的胡须已经发白,腰后面别着一杆烟枪,若是不穿官服,倒像是一位村里走出来的老头。

    钱进对史尚书倒是有些愧疚。与陈雄争讼当日,史尚书便派人来给他壮声势,还嘱咐他多去礼部串门。这几个月来,他一直忙乎着两间作坊的事,倒把这事给耽误了。丁尚书那里也是,一直没去换千户腰牌和军册。

    正当他琢磨着这两天把礼部和兵部的门给串了时,吏部王尚书上前一步奏道:“陛下,两位尚书争论起因无非是国库粮银不足。听闻钱侍讲会试所答策论便是以国富论作题,殿试上的策论更是有良策献上。不如听听钱侍讲有何应对之策?”

    仁武皇帝听得王尚书这话有些意外。他撇头望了望躲在几名侍讲身后的钱进,发现后者还在那里发呆,便对王尚书说道:“钱侍讲第一次上朝,对国事还需一些时日才能熟悉,今次就免了吧。”

    钱进起先还准备记录一下王尚书有什么惊人之语,哪知道他话锋突然指向自己,一时有些措手不及。要知道一名尚书在朝堂上指名道姓要考他,这里面就耐人寻味了。

    他飞快地将与王尚书照面的所有细节回想了一遍,仍然一无所获。

    唯一可以确定的是:王尚书要他当着这么多的大臣建言,多半是黄鼠狼给鸡拜年——没安好心。若是这国库短缺之事三言两语便能解决,丁、曹二位尚书也不会公然在朝堂上争吵了。

    可他与王尚书打照面通共就那么一两次,根本就没什么机会得罪他。唯一得罪他的只有一种可能,那就是点状元之事。

    当初,大臣们提名的状元有三名:廖东临、毛腾凯和他自己。

    廖东临的文笔出众,钱进一直看好他能够拿状元。毛腾凯文笔也不错,人也长得玉树临风。后来皇帝“作弊”,状元人选就成了钱进,朝中只怕是有大臣心生不满,却又碍于皇帝的面子不好反对。

    若是这王尚书是为了状元之事刁难自己,那多半是为了廖东临或是毛腾凯出头了。可一个点状元的事至于让王尚书亲自出马吗?

    有如一道电光在脑海里闪过。钱进想起刚到京城时,廖东临曾说过他借宿在京城的亲戚家里。莫非他所说的亲戚便是王尚书不成?

    且不管王尚书安的什么好心,廖东临是否参与其中,眼下他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。想到这里,钱进走下高台,面朝皇帝奏道:“陛下,因为这状元之事,朝中只怕还有些大臣对微臣颇有微词。既如此,微臣少不得要应对一番了。”

    “钱侍讲但说无妨,说错了也没关系。”仁武皇帝目露期许之意。

    钱进转过身来环视一眼殿中的大臣,笑道:“其实,这50万石秋粮入京的事好办,诸位同僚大可不必因此苦恼。”

    http://www.cxbz958.org/tiangongzhuguo/7247651.html

    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cxbz958.org。鬼吹灯手机版阅读网址:m.cxbz958.or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