鬼吹灯 > 人在大宋,无法无天 > 第二十七章 交子

第二十七章 交子

    赵骏以前只是听专业课老师粗略讲过宋朝茶法的问题,但直到现在才详细了解里面的具体情况。

    原来从宋朝开始,军费开销日益庞大,边军军饷的问题还算好解决,可粮草的问题就难了,需要往边境运粮,还要抽调民夫徭役,中间耗费无度。

   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,朝廷就开了交引法。

    所谓的交引法,就是让商人帮忙运粮到边境,然后给他们一定政策上的优惠,目前实行的就是茶法。

    茶虽然在我国很早被人食用,但起初它只是贵族地主们的消遣品,在民间还没有流行。

    到了唐代,饮茶才成为社会的普遍风气,制茶叶和茶叶贸易也开始发达起来。

    唐中叶以后,茶便被视为一种征税对象,并且不久就确定了专卖制度。

    茶、盐、铁、酒等成为朝廷征榷专卖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。

    到了宋代,茶已经和米、盐一样,成为百姓“一日不可以无”的生活必需品。

    宋政府继续前代的办法,实现茶叶的官专卖制度,茶利遂成为宋政府的主要收入组成部分。

    在李谘改革北宋榷茶制度以前,宋政府实施的茶法主要是“入中法”。

    雍熙二年,因对外用兵,北部边防粮草缺乏,遂让商人自运粮草缴纳给边防各地。

    边地收到粮草后,按照当地市价及商人运送路程的远近计价,并有一定的优惠,再发给商人一种领款凭证,名为“交引”,这也是交子的起源。

    商人持交引到京城领款,或由京师榷货务批引后,到解州、江淮地区领取茶,这就是入中。

    补偿入中的货物后来又增加了香、矾,于是入中就成了宋代专卖制度中最普遍的一种形式,此法有利于北宋的国家财政。

    但这个法子虽然比较好,可有个作价的问题。

    宋朝朝廷使用这个办法,是为了解决朝廷自己征集与运送粮草的成本。

    然而商人也要花费成本才能够把粮食运到边境,那么从官府角度考虑,因急于为沿边筹集粮草,必须优价鼓励商人入中,就要给商人一定优惠政策。

    比如这次商人运粮花费的成本是八十万贯,朝廷为了提高商人运粮的积极性,就要给这八十万贯估成一百五十万成本,让商人多赚钱。

    虽然商人赚钱是合理的事情,但这八十万贯变成一百五十万贯对于朝廷来说,还是难以承受,就变成额外支出的冗费之一。

    事实上这部分支出一开始没有那么高,按照之前政策,进行实估的话,八十万最多变成一百万或者一百二十万。

    但随着战事吃紧,边境粮食短缺,再加上入中法属于异地结算延期付款的赊买制度,操作极为繁杂。

    从交货到取款,距离远、时间长、交引批转手续多、交通费用大,与现钱交易相比,资本周转慢、交易成本高等特点,造成了支付的价格越来越高。

    因为宋政府的购买机构为了获得足够的入中粮草,必须多给交引、高予虚估。

    交引发行越多,结算机构就越无力及时兑现,势必导致交引的票面价格缩水而向实际价值回归,最终挫伤入中者的积极性。

    而一旦入中减少影响了军需,购买机构只能更进一步加大虚估。并且作价不合理,又导致各场务要多付茶叶。

    入中商人多半与边地官吏相勾结,故意高估入中货物的价值,从中渔利。

    这种虚估之弊又使宋政府蒙受严重损失。

    简单来说,就是原本八十万的成本,实估最多一百万。

    可商人和边地审查官吏勾结,抬高货物价值,把八十万成本抬到一百五十万,大大增加了宋朝朝廷的支出成本。

    李谘的见钱法就是把大量国库里的现金运到边关去,你当场运货,我当场结现金,就避免了资本周转慢、交易成本高等缺点。

    然而对于贪官污吏以及大茶商来说,这个办法减少了他们的牟利空间,自然纷纷反对。

    对于三司使等高层来说,他们不一定参与到里面的贪污中去,毕竟他们的工资非常高,没必要冒着那么大的风险去贪污。

    可见钱法需要把国库大量的现金运到边关去,短时间内会把国库掏空,让朝廷变得无钱可用。

    结果就是下面的茶商和贪官污吏形成一股反对势力,上面的朝廷大臣又形成了另外一股反对势力,结合在一起对李谘的改革派群起而攻,最终造成李谘被贬官,见钱法改革失败。

    今年眼看李元昊要叛乱的势头越来越猛,边境又要开战,战事一起,国库消耗不计其数,为了节省这部分虚估支出,赵祯又想开交引法。

    毕竟交引法确实不错,每年能为朝廷省一百多万贯钱,对于朝政支出来说,这已经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了。

    然而还是那个问题。

    再次实行见钱法,下面的大茶商和贪官污吏反对,上面管钱袋子的朝廷大臣们也反对。

    李谘也因为上次被贬官而心灰意冷,一直想辞官不干,见钱法还没开始就要流产,让赵祯等人心急如焚。

    如果赵骏有实际可行的办法,那对于他们来说,就是再好不过的事情。

    “原来是这样,我以前倒是没了解得这么详细。”

    赵骏听完了晏殊的详细介绍一时间纳闷道:“拉日叔,你都从哪知道的?”

    “额......”

    晏殊一时语塞,含含糊糊道:“是《宋史》里写的。”

    “《宋史》有写吗?”

    赵骏想了想:“算了,我反正也没看完《宋史》,这东西让人看得血压高。”

    赵祯握紧了拳头,赵骏也每次让他血压高。

    “那有办法吗?”

    晏殊问。

    “毛爷爷说过,要透过现象看本质,分析矛盾抓关键。”

    赵骏说道:“见钱法有利有弊,但如果利大于弊,那就是个好办法,那么它利大于弊吗?”

    晏殊说道:“新法实行后,一年能节省的开支和多出来的财政收入达650万贯。”

    “那就是利大于弊。”

    赵骏点点头:“这里面先要解决的是见钱法会短时间内造成国库空虚的问题。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

    晏殊看了眼蔡齐,这件事情之前赵祯安排李谘、蔡齐、丁度、程琳等人在做,但进展缓慢,阻力很大。

    除了下面茶商和边境官吏反对以外,他们这些高官也不太认同。

    “以前的办法属于寅吃卯粮,虽然价格虚高导致国库亏损,但由于茶商需要来回交通、等待批转手续、转运其它货物等问题,留给宋朝一定的周转时间。”

    赵骏思索着说道:“所以虚估的钱可以拖着茶商慢慢给,宋朝的国库就能坚持得住,现在一次性付清,节省了茶商的批转手续等交易问题,但也让宋朝财政少了周转资金的时间,所以短时间内对国库危害更大。”

    “对!”

    众人都用赞赏的眼神看着他,不愧是后世人,看待问题的目光就是不一样。

    “这就跟做政府工程一个道理嘛。”

    赵骏笑道:“我大学同学家里搞工程的,平时看着衣着光鲜靓丽,结果有一次他们当地政府欠了他爹好一千多万工程款没结,差点没把他爹弄得当裤子。这么讲的话,按理来说,茶商只要能拿到钱,他们应该欣然接受才是。”

    “是有一部分茶商对于见钱法比较支持,毕竟如果是以前的话,茶商拿钱速度较慢,对于他们的资金收回也造成很大困难。但基本都是中小茶商,对于大茶商来说,这不算什么。”

    晏殊说道。

    李谘在第一次改革失败后,也做了一些总结。

    今年年初他接到赵祯给的任务,就吸取了前次的教训,把茶商们召集起来,不仅痛陈利害,同时还在茶场给予了他们一定“饶润”。

    通过贴射法,让他们直接与园户交易,所得的都是新进的好茶,没有被山场硬派陈茶恶茶的损失。

    但对于资金雄厚的大茶商来说,就不算什么了。

    反正他们有钱,可以与朝廷继续耗着,同时还能贿赂官员,从朝廷的国库里攫取比倒卖茶叶更高额的利润。

    而且每次大茶商运粮,不仅有国库给的虚估钱币,还有大量茶引可以将专营的茶叶拿去贩卖,一个差事赚两份钱,换取好几倍的收益,这可比抢钱快得多。

    也许有人说,你虚估高了那么多利润,朝廷不兑付行不行?

    还真不行。

    如果朝廷不对他们虚估的高昂价格进行兑付,势必造成信誉破坏,从而让“入中法”失去作用。

    商人们就不会再往边境运粮,没有粮食军队就得造反,最终损害的是边境军队以及国家的利益,所以宋朝朝廷才麻秆打狼——两头害怕。

    要换了赵骏上大学前,那大抵就是一句把茶商抄家灭族,看他们还敢不敢当国家蛀虫这种言论的话。

    但他现在是个爱读书的高智商历史系大学生,自然就要考虑清楚这么做的后果。

    因此听到晏殊的话后,赵骏沉思再三,说道:“这两个问题其实都好解决,先说说朝廷大臣担心的国库不足的问题,我能够给的答案只有一个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?”

    “交子!”

    “交子?”

    “不错。”

    赵骏说道:“交子在历史课里是被认定为世界上第一种纸币,比欧洲还早了六百多年。李谘的见钱法我记得是仁宗朝的事情,交子就出现在仁宗朝的四川,只要对交子利用得当,把握住钱庄银行体系,那么国库空虚的问题就可以解决。”

    http://www.cxbz958.org/renzaidasongwufawutian/37462296.html

    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cxbz958.org。鬼吹灯手机版阅读网址:m.cxbz958.or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