鬼吹灯 > 权倾大宋 > 第七四三章 谣言起

第七四三章 谣言起

    王庶和王渊也行动起来,王庶那是精神百倍,坐镇开封纵览全局,王渊则坐镇孟州,亲自调度北侍军驻泊京西大军。并签发各州保甲乡卒,秘密集结六万大军,准备在西军的配合下,对河东实施反攻。

    预备反击河东的十万大军,也算是强劲有力,要是指挥得当的话,很可能会有所建功。

    至于河北各路,他也心知肚明,完全支持两府的意见,反正是守不住,何必劳心费神,还不如打河东来的方便,哪怕拿不下太原,只要拿下南路各关堡,也能确保开封的安全。

    张启元时意气勃发,他既然提出反攻河东战略,孙傅和李纲不约而同建议,让他主持北方反攻事务,王秀不置可否。

    人家被来就是枢密直学士,协助枢密使主持军务,也是无可厚非的,王秀并没有一点阻挠的权力,甚至建议宰相唐格为名义上的主持,以威望弹压各处率臣,张启元实际负责。

    李纲当即表示同意,唐格有点疑惑王秀目地,却也勉强接受下来。毕竟,没有人能拒绝功名声誉,十万大军的反攻,再不济也能拿下几座军州,为他的履历再添浓重的一笔。

    张启元也么有多想,王秀的建议是有道理的,他本身资历就稍显浅薄,遽然主持北方军务,恐怕几位宣抚使不服,有唐格在上面顶着,还是按照他的主张办。

    有功劳大家平摊,这也是朝廷的潜规则,哪怕是王秀也要分出利益,何况是他啊!

    由于需要部署战事,他向宫中走的次数很多,这是两府之下大臣都不曾有的。

    这天,他按惯例要去崇政殿觐见赵谌,去禀报战前各项准备,却见崇政殿外遇到了赵构。

    赵构自从交出兵权自今,本本分分做他的藩王,那是深居浅出,也不和大臣有过多交往,受到朱琏和赵谌的礼遇。

    赵谌甚至以硕果仅存的亲王为由,免君臣之礼,在家礼上更为特殊,赵谌甚至要向他去行晚辈礼,还时常被召入宫中,也算是春风得意。

    他是深居简出不假,却不代表消息闭塞,知道张启元这段时间颇为得意,实际主持朝廷北方军务。

    两人在应天府也有段善缘,张启元曾经投效他,甚至激发了他隐藏心底的野心,一直藕断丝连,既然遇到了,自然要上去打个招呼。

    张启元早就看到赵构,急忙迎了过来,拱手道:“臣见过大王。”

    “子初何必多礼。”赵构温文尔雅地笑了,虚抬起张启元,淡淡地道:“你是朝廷重臣,断不可对藩王用臣。”

    “是在下孟浪了!”张启元很虚心承认错误,但他心里却不以为然,赵构是什么人?他早就心知肚明,用区区几个字交好藩王,这笔账傻子也能算明白。

    赵构很满意张启元的态度,笑眯眯地道:“子初,最近公务很忙,很少去钟山书院吧?”

    张启元不知赵构何意,只得道:“大王说的是,简直团团转,哪还有功夫讲学,连王文实也顾不上了。”

    “呵呵,我倒是去了两趟听学,是很不错。”赵构笑呵呵地道

    张启元一怔,淡淡地道:“难得大王清闲,书院的辩论着实新颖。”

    赵构眉头一挑,笑眯眯地道:“呵呵,闲来无事,去书院倒是消遣,还能听到辩论,那是一种享受。”

    张启元觉得赵构在透露某些信息,至于什么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,他却升起某种想法,似乎可以利用这位大王的不满意,达成自己的某些目地。

    赵构见张启元神色游离,不由地笑道:“官家在里面,别让久等了,子初还不快去。”

    “大王,在下有件事想改日禀告,不知大王可有闲暇?”张启元直视赵构,目光闪烁。

    “我是江宁第一闲人,自然有闲暇了。”赵构玩味地笑了。

    不几天里,南京的大街小巷传出流言,王秀和皇太后有私情,宫中的都都知张泉是穿针引线的人。甚至,传出王秀夜半进出玉阳宫。

    这消息可是劲爆啊!几天时间就传到朝野内外,人们发挥最丰富的联想,没看到太后那么宠信王秀,甚至时常单独召见,原来两人之间有私情,一切都好解释了。

    只不过,一切只有在私下议论,登不上大雅之堂,谁也没有当场捉奸,当面指责太后和宰相,那才是活的不耐烦。就在这股子议论纷纷中,隐隐又有升级版传言。

    不紧、不慢,一切都在悄然发酵中。

    当天,王秀和张启元在睿思殿面见赵谌,张通古已经到了开封,正乘船继续南下。

    各地使臣的官塘不断汇集,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,金军已经完成兵力展开,不仅在燕山有一支强大的部队,河东也有庞大的兵力,张启元的战略似乎有点不恰当了。

    嗯,也不能完全说不恰当,战场的形势万变,不到结束谁也不能说变数。

    赵谌沉默半响,沉声道:“王公,虏人在河东驻扎马步军六万,岂不是说收复无望。”

    王秀摇了摇头,淡淡地道:“现在形势仍不太明朗,不好说成功与否。”

    简直是笑话,六万马步军在河东还算个事?充其量也就有两万精锐,不到最后谁能说结果。

    赵谌目光非常复杂,隐隐有一股子怒火,显然知道朝野的传言。但是,今日大宋的局面,可以说是王秀所开创,能同王秀抗衡的李纲,似乎并不太排斥王秀,两人在某些观点上,甚至有惊人地一致,这就让他心中发毛了。

    他已经是二十岁的青年,早就明白制衡的重要性,看是低调的王秀,其实是非常强势的,两府重臣的不断契合,对天子来说并非好兆头。

    至今,说的大政归还,但军国重事仍由朱琏把持,跑不过王秀手中一点,让他感到格外的不满。

    深感王秀很虚伪,明明操纵外朝,表面上很尊重他的威仪,实际自己一点也说不上话,外朝政务几乎贯穿王秀的意志,天下是谁家的?

    

    http://www.cxbz958.org/quanqingdasong/153838.html

    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cxbz958.org。鬼吹灯手机版阅读网址:m.cxbz958.or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