鬼吹灯 > 空降贞观 > 第270章 黄河之上

第270章 黄河之上

        第270章黄河之上

    魏征和赵云泽带领的东路巡视组,自长安乘船,沿渭河漂流而下。于正午时分到达渭南县。

    在渭南靠岸,稍做停留,船队又自渭水进入黄河,继续向东而去。

    “九曲黄河万里沙,浪淘风簸自天涯。如今直上银河去,同到牵牛织女家。”

    时间是半下午时分,赵云泽伫立在大船的甲板上,两手扶着栏杆,望着滚滚黄河水诗兴大发。

    “好诗”赵云泽的诗刚一背诵完,他身后就响起了魏征的称赞声。

    “魏大人,您也出来了”赵云泽回过头,跟魏征打招呼。

    “舱里太闷,出来透透气。”魏征边答着,边走到了赵云泽身边。

    简单的寒暄两句,魏征和赵云泽就都不说话了。两人挨着甲板边缘的围栏站立着,一起望着奔涌向东的黄河水。

    船队行至此段的黄河,已经流过黄土高原。虽然唐初的黄土高原植被破坏的还不算很严重,可黄土高原本身的地形土质特征,还是给黄河水带入了大量的泥沙。这一段的黄河,已经很浑浊了。

    “同样是河,天上银汉令人无限向往,可地上这条黄河,多少年了,却给无数的百姓带来了无尽苦难。难怪鹏羽要感慨同到牵牛织女家了。”魏征眼望黄河水感慨道。

    “是呀,黄河向以善淤、善决、善徙著称,尤其是下游流域,黄河动不动就决口泛滥、改道。三年两决口,百年一改道。无数良田被冲毁,无数城乡被淹没,无数百姓深受其害呀”赵云泽也感慨道。;;;;;;;;;;;;;

    “善淤、善决、善徙。三年两决口,百年一改道。鹏羽对黄河之灾颇有见地啊”魏征深以为然道,“不知鹏羽可有治河的方略”

    赵云泽一听魏征居然向他询问治河之计,立即摇头苦笑道:“魏大人还真看得起赵某从古至今,无数有大智的先人都致力于黄河的治理,可也没有锁住这条黄龙,某一介愚子,又有什么好的办法治理黄河”

    魏征微微一笑,道:“鹏羽太自谦了。在某看来,你可是大智之才。且不说其他,单是这开中法,若是实施得力,将为朝廷获得无数粮米。以后,赈灾就不愁无米下炊了。”

    稍顿,魏征又道:“此次陛下派八路大臣巡视天下,其他几路,只是安抚地方,行劝农之事。唯独鹏羽与老夫的东路,却是担负着推行开中法,设立常平仓、义仓的任务。此行,你我任务艰巨啊”

    赵云泽点点头,道:“魏大人也无需太过忧心,咱们带的那一船精盐,就是最好的引子。河南道、河北道的那些门阀世家,别看一个个都挂着诗书传家的名头,可是他们的眼睛,也是盯着银钱的。为了精盐的巨大利润,他们必会支持开中法的。”

    魏征笑了笑,说道:“鹏羽弄出的这个开中法,确为奇思妙想。不过,单靠让世家门阀向朝廷捐粮,怕也不是长久之计啊今年只是在关内道和河北、河南两道设立常平义仓,那些世家门阀捐献的粮食也许能满足朝廷需要。可将来,大唐各道、各州县都要设立常平义仓,光靠世家门阀捐粮,怕是不够的。”

    赵云泽道:“朝廷现在不是穷嘛,不让世家门阀捐粮,朝廷也无处筹粮啊等将来朝廷有钱了,开中法也可以因时而变嘛”

    魏征点头道:“看来鹏羽对开中法已然有了全盘考虑,那老夫就不多置评了。”

    稍顿,魏征又皱起眉头问赵云泽:“听陛下说,你曾言今年关中、河北、山东三地有旱涝灾害”

    赵云泽稍稍一惊,心道:李世民居然连这件事情也告诉魏征了

    “那是某的师傅曾经用占卜之术做过的推算,至于会不会应准,谁也不知道。”赵云泽解释道。

    魏征长叹一声道:“难怪陛下亲耕那日,耕牛忽然跪地,上天也鸣雷示警。鹏羽师父的推算,有极大可能应准啊”

    听魏征又说起祭农大典那天的事情,赵云泽猛然想起一事,连忙问魏征:“魏大人,某那日观陛下亲耕,是将粮种直接播于土地,难道民间也是如此做法”

    “哈哈哈,看来鹏羽也是知农之人啊”魏征大笑起来,“民间自然不是如此做法。民间种粮,是要先将土地深翻,然后或起垄成墒,或培土为畦,再播撒粮种的。”

    “那为何陛下却直接播种呢”赵云泽不解的问道。

    魏征一笑,道:“鹏羽,你既然知农,那老夫问你一句,仲春之月播撒的粮种,可能出苗”

    “这二月还是春寒料峭之时,无论是气温还是地温,都不适于种子发芽生根,怕是长不成粮苗的。”赵云泽一下想到了这个问题,心中也更加疑惑了。

    魏征点头道:“陛下亲耕,所播撒的粮种,是用来祭祀先农的,根本就不可能长成庄稼。所以,也无需像民间那样精耕细作了。”

    “哦,原来只是取象征意义啊我还真以为陛下会亲自种田呢。”赵云泽恍然大悟。

    魏征摇头道:“虽然亲耕只是祭农、劝农,可陛下还真的要亲自种田。不然,如何以藉田之粮供奉祖庙”

    “哦,是我误解了。”赵云泽会意道。随即,他又问魏征:“那现在民间用的耕牛,难道都不穿鼻环吗”

    “牛穿鼻环鹏羽这是何意”魏征不解的问道。

    赵云泽解释道:“就是用坚韧的数枝或铁环,穿透牛的鼻中膜,然后再在铁环上系上缰绳,这样,牛就听话了呀”

    见魏征还是一副茫然的样子,赵云泽又道:“我与师父隐居山中时,也是种过地的。师父所用的耕牛,因为穿了鼻环,很好侍弄。耕地时根本无需另有人牵牛,只一人便可一手扶犁,一手用长缰绳控牛了。”

    魏征的眉头皱了起来,他想了一会儿,忽然一拍脑门道:“老夫懂了老夫曾见过春秋时的铜牛尊,那牛尊的鼻子上,就穿有一硕大的鼻环。老夫还以为那是装饰品,如今听鹏羽一说,老夫才知道,原来春秋时的先人们,就已经像鹏羽说的一般为牛穿鼻环了。今人倒是埋没祖先的智慧了”

    “啊春秋时的古人就知道给牛穿鼻环了”这下轮到赵云泽惊诧了。

    魏征点点头,又道:“咱们此次巡视,不妨将这牛穿鼻环的做法也一道推广开”

    ...

    ...

    

    http://www.cxbz958.org/kongjiangzhenguan/7317638.html

    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cxbz958.org。鬼吹灯手机版阅读网址:m.cxbz958.or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