鬼吹灯 > 花好孕圆:国民少校携妻跑 > 第一卷 初见 第二章

第一卷 初见 第二章

    吴家大院里最少时也有十几个男工,十几个女佣,照料刘祖奶奶的贴身女侍有两个,其他的都分布在各个房里,负责各房的打扫和洗晒。有时候也会有人中途离开,在人手不够的时候,会再请人进来,不管男工女佣,从十几年前开始,都是听管家汪叔的派遣。

    大院里几十口人,除了洗洗晒晒、煮饭、烧菜的事情,还有许多其它的事情要做,都要有条不紊的一一管理好。而这些事,十多年前都是大老爷吴琮炳和汪叔两个人分工在管,自从镇上铺子里的掌柜告老回家,刘祖奶奶就让大老爷带着他的上门女婿书仁(上门后改的名字)去接管了镇上的一间杂货铺,也想让书仁历炼历炼,尽早融入吴家大院的生活,汪叔就把大院里所有的事都接管了。

    每人每天的伙食需要多少钱,每天需要准备些什么食物,每个月开出的零花钱,汪叔都要一一备清楚,再从账房上拿钱出来。

    几十口人的大家庭,每年换季需要添做衣服,每逢年节也要做新衣服,还有诸如小到床单被褥的事情,也都是需要有人来管,而这些事情则是就是二太太和大少奶奶在管。

    眼看小年转眼就到了,在外读书和做生意的子孙们都要赶在小年之前回家,家里的男工、女佣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准备着过年的东西:杀猪、腌腊肉、做冻米糕糖,还有各种小食。

    做过年的各种小食需要花上几天的时间。每一样小食做好以后,都会给家里的男工和女佣们每人分出一小包,让他们带回家去,给家里的孩子和亲人们过年,这也是大院里一直传下来的不成文的规矩。

    自家留下来的,女佣们分别用袋子或者陶罐装起来,把袋口死死绑紧,放在小仓库里的大陶缸里保存起来,这样就不会轻易变质或者受潮了,保存的时间也会更久一些。

    小仓库里存放着许多的陶缸,有放小食的、有装米酒的、有装油的、还有装咸菜的,两个大缸里则装了褪好壳的满满两大缸的稻米;.后院的大仓库里存放着收进来的粮食,有稻谷、小麦、荞麦等,满满大半仓库,几年都吃不完。

    吴家的大片田地,两年前在二老爷和三少爷的主张下,都分给了四村八邻的佃农,所以这两年仓库里存放的粮食比以前少了些。刘祖奶奶当初不太同意把田地分出去,说那都是祖上花钱一块块积攒下来的宝贝,怎么能轻易就分了呢。但自从洋毛鬼子和东洋鬼子相继来过以后,刘祖奶奶也慢慢想开了,同意了把田地分出去,自家留了一小部分。

    刘祖奶奶是个十分标致的江南闺秀,小巧玲珑的身姿,有一双能把花草鸟儿绣活的灵巧双手,年轻时有着出水芙蓉般的容貌。刚学会走路的第二年,就被抱到了吴家大院做童养媳,再大一些的时候,跟在丈夫后面一起去私塾里念了几年书,后来就跟着婆婆学做细工、绣花,十七八岁的时候与丈夫完了婚,先后为吴家生下两个儿子——琮炳和琮如。

    刘祖奶奶的一生可谓‘经历丰富’,出生于清咸丰年间,一生经历了清朝的败亡、北伐战争、袁世凯即位,后又来了盗匪似的八国联军,晚年时,又来了日本人侵占中国的土地、虐杀中国的百姓。曾经关上大院的门,她能听到那些‘长毛鬼子’操着听不懂的‘鸟语’,抢夺村里的瓷缸、瓷碗,甚至杀人放火;‘长毛鬼子’跳蹿了没多久走了;走后没多久,就听说东洋鬼子来了,还把东北给占了。再后来听无线方匣子里说,日本人的军队占领了上海、又占领了都城南京,正往南边打过来。

    刘祖奶奶的丈夫吴太老爷,在刘祖奶奶不到五十岁时因病先逝,刘祖奶奶同两个儿子撑起了吴家的一片家业,算是个十分明智的长辈及掌家人。吴太老爷过世的时候,老二琮如已经跟随父亲打理家里的生意多年了,年纪虽轻,但他方方面面都比吴老太爷有过之而无不及,所以家里的生意在二老爷的打理下,越做越大,二老爷生意场上叱咤风云的名声也越来越大。

    刘祖奶奶虽然已是耄耋之年,但她耳聪目明、精神爽朗,在天气不热也不十分冷的季节,她还会拿起针线做细工,家里小辈们穿的衣服很多都是她跟儿媳、孙媳们一起亲手做的。

    自从两年前,日本鬼子来村里扫荡一次后,三少爷书祁向父亲提议,在自己家里也挖一个跟城里躲轰炸一样的防空洞。书祁的提议立刻得到了大家的认同意,而且即刻就开始动工开挖。

    汪叔派人去请来了石匠,再把家里的男工安排几个出来,没多久,跟防空洞一样的地下室就挖好了。书贵从县城叫人运来了洋灰给地下室加固,一个能藏下五六十个人的地下防空室就完工了。

    吴家庄所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,西南两面被宽宽的潘湖环绕;东北两面则是山岭地带,除了西面湖边的码头,东南面除了羊肠小道,没有大路通出去。西南两面的鄱湖自成一道天然屏障,把日本鬼子阻在了外面。吴家大院的地下室真正用来躲日本鬼子,也就是那两次。

    刘祖奶奶的孙子辈里有十个孩子,大房四个女儿,二房四个儿子两个女儿,重孙辈里如果加上外重孙有二十几个之多;吴太老爷还有一个离家远去北平求学、后来扎根在北平的兄长,加起来算是真正的大家旺族了。

    刚开始的时候,大老爷留了三女儿在家招女婿,这个招来的女婿是远房亲戚介绍的,百里以外的外乡小伙,是个闷葫芦一样的倔脾气,上门以后跟岳丈性情脾气不合,在一起没过两三年,就带着妻儿回自己老家去了。临走之前,刘祖奶奶还给了他们一笔不少的钱,以应付一家人的生活开销。

    这时候,大老爷身边只有小女儿秀云了,秀云经人说媒,把同村的一个小伙子招上了门,生了一对儿女,也算是圆满。

    二房的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在解放前后,每个人都不多不少生了两个孩子,孙子加上外孙刚好十二个,三儿子书祁的女儿吴念是在抗战胜利以后生的,小女儿子云也是在抗战胜利以后生了一对龙凤胎。

    秀云一直觉得刘祖奶奶偏心二房,时不时就在大老爷耳边说些不痛不痒的话,大老爷听得也有些为难,几年前,他婉转地跟老太太提出了想要分家的意思。

    老太太刚开始不肯答应,但听了小儿子给她的分析和意见后,心里也不免有些担心:这么一大家人凑在一起,有时候难免是会生出一些矛盾来,要是撕破了脸就更不好了,分开了过也好。

    刘祖奶奶把两个儿子都叫来商量,最后全家人在一起作出一致决定:分食不分家,两家人在生活上各起炉灶,所有开销按各家人口平均分配,二房住在东院,大房住在西院,刘祖奶奶的饮食起居经过大家商量,和她自愿的情况下,跟二房在一起。

    此至以后,两房相安无事地过了好些年。

    http://www.cxbz958.org/huahaoyunyuanguominshaoxiaoxiqipao/21609594.html

    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cxbz958.org。鬼吹灯手机版阅读网址:m.cxbz958.or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