鬼吹灯 > 从垂帘听政到大明女帝 > 第十九章 大明键盘侠

第十九章 大明键盘侠

    大明立国百余来年,从未有过太后垂帘听政一事,虽然先皇去世已近半旬,江玉燕也非头一次上朝,可是朝臣们还是不太适应,甚至大多心觉古怪。

    无他,首先,这个太后比之他们全数人都要年轻,年龄甚至可做自家孙女儿;其次,新皇之年幼实乃华夏千载未有,往前数数,最小的还是汉朝殇帝刘隆,虽然和现在这位新皇一样。登基时还在襁褓,但刘隆那时出生已近百日。

    新皇朱载垊却还不及其半数。先不提皇帝几年内根本无法上朝,最让诸位大臣担忧的是,历史上几位幼主,大多早早夭折。

    其中自然病故的还是少数,多数死于政变或因他人把持朝政被迫害致死。

    想到那西汉孺子婴和北魏孝明帝,朝堂诸公只觉头大如斗。

    这孺子婴,刘婴居西汉皇太子之位,但是只在王莽这个假皇帝的手下苟延残喘的当了三年太子,四岁就被囚禁,王莽又通令禁止任何人与他讲话。

    刘婴长大后,六畜不识,话也说不清楚,生生被养成了一个傻子。

    最后被乱军所杀,死的时候年仅21岁,不知葬所。

    北魏孝明帝元诩也是个可怜人,他幼年继位,权臣元叉、生母胡氏相继擅权乱政,导致北方爆发起义,国势日衰。武泰元年(528年),元诩不满胡太后专权,密诏晋阳军阀尔朱荣进京勤王。但密诏外泄,胡氏阅后大怒,元诩遂被其毒杀,时年十九岁,谥号孝明皇帝,庙号肃宗,葬于定陵。

    这个套路后来被我大清的慈禧太后学了个全,用去毒杀大清“中兴之主”光绪了,可笑的是,各种史料表示,光绪皇帝死前重病缠身,不停的使用带有毒副作用药物,再加上长时间的抑郁,导致光绪身心俱溃,不治身亡,和慈禧没有丝毫关系。

    直至一百年后,考古学家从光绪尸身上的一根头发,检验到了历史的真相,头发中发现了大量的砷化物,即砒霜,人就是被毒死,没得洗了。

    诸位大明臣公只要想到这些后果,就觉得脑袋隐隐作痛。

    不过眼下这并不是最紧要的。

    “臣有本启奏。”一着绯色公服,戴金银花带,做三品打扮,微髭长须,样貌颇为周正的中年男子出列道。

    端坐在帘幕后的江玉燕视力极佳,见这人样貌气质不俗,心中观感颇佳。

    杨金水极有眼色的附身对江玉燕道:“娘娘,这是礼部侍郎钱谦益。”

    江玉燕点点头,杨金水直起身,中气十足道:“讲~”

    江玉燕忽的反应过来,钱谦益?那个柳如是的丈夫?水太凉?头皮痒?这是才1520年没错吧?没错吧?她刻意摆出的端庄架势差点维持不住。

    不过想想死了的努尔哈赤,和上位没多久的黄台吉(没用错,音译,不想给他用太极了),江玉燕又觉得能理解了。

    鬼知道这个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?都有黄台吉和钱谦益了,明末一大批人应该也是有的吧?

    “臣钱谦益建言,拆除豹房!”钱谦益目光坚定,以往朝堂小透明的他,要借此扬名!江玉燕凤眼微眯,稍稍外头看了眼默不作声的朝堂诸公,下意识觉得不同寻常,一边分神注意下面百官的动静。

    “先皇龙驭宾天已近半旬,皇上和娘娘又搬进了紫禁城,豹房空置,留之无用,不若拆除。”钱谦益补充道。

    此番他站出来发言,并非是他一人之念,而是代表了诸多同僚。

    自杨廷和谋逆后,文官集团一蹶不振,毛纪不堪大用,群龙无首之下,阉宦愈发肆意,是时候终止这样的局面了!

    江玉燕到底是新手,摸不清楚钱谦益到底要干什么,但是先拒绝是没错的,便淡淡道:“豹房不过先皇一处别苑,建造之时所费不菲,拆之可惜,不若留置。”

    话音刚落,又一中年文官跳了出来,大声道:“豹房实乃先皇圈养猛兽以猎奇之所,兼纳四方进献之妇女,民间声名早已臭不可闻!为我大明朝之声名计,理应速速拆除!”

    这个人的话就差没指着正德的棺材板子骂了,不就是想说豹房就是个动物园和宠幸妇女的地方了?

    紫禁城就不是了?江玉燕觉得莫名其妙。

    “这是右都御史俞谏。”杨金水小声道。

    俞谏是二品大员,他的出列发言,很快便带出了一大片文官附和,武勋集团事不关己高高挂起,眼观鼻鼻观心都是一副入定了的样子。

    倒是钱谦益有些纳闷,他没请俞谏啊?说好的由他引头的,这俞谏跳出来是怎么回事儿?

    江玉燕大概明白了这些人的想法,无非就是想借否定朱厚照,来扬名,提升自身在朝堂的威望。

    她有些不悦,道:“豹房乃皇家别苑,占地不小,宫人众多,贸然拆除,这些宫人如何安置?此事以后再议。”

    众人还想争取,却见钱谦益又轻咳一声,做出了要发言的架势,只得暂退。

    钱谦益早有准备,一招不行还有后手,他又道:“启禀太后娘娘,臣还有本启奏。”

    江玉燕倒没阻止,示意其继续。

    钱谦益脸上挂着微妙的笑容:“先皇于正德十四年下诏亲征,时任佥都御史王守仁已在七月底平定宁王叛乱,上却隐瞒战功,于八月亲征,之后作为,实为南幸!

    如此可见,此前,百官为谏上巡游、跪门实为忠言劝谏之举,但其中多数人因此遭责打降级,改除为民,充军者,如今是否应该让该部备文上奏,起取复称、酌量升用呢?

    更有被廷杖致死者,充军故绝者,也该追赠谕祭【注1】,若如此举措,朝堂众正盈朝日不远矣。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,朝堂瞬间议论纷纷,不少人出言附和,更有念起当日境况之人哽咽出声,抬袖拭泪。

    “钱公所言甚是啊!”

    “大明实不该因言获罪啊!”

    江玉燕脸色晦暗不明,新跟着伺候的杨金水觉得心惊胆战。钱谦益等人的咄咄逼人他都能感觉到,百官如此迫切,如此同气连枝,这是明白着要争权,要欺负太后他们孤儿寡母啊。

    让江玉燕稍感心安的是毛纪、王琼和杨一清这三位阁臣并未开口。

    朱厚照当年为了兵权,是彻底和文官闹翻了,本来打算好的,生擒宁王,维护宗亲稳定,建立军中威望,可惜,宁王没能抗住王守仁。

    文官是不乐意皇帝亲征的,他们的打算是如于谦一样,手握兵权,说一不二,皇帝只需待在皇宫,坐看诸位臣子治理这大好河山就行,何必如此折腾呢。

    若非江玉燕听朱厚照讲过,就真的以为正德十四年跪门劝谏之人,有钱谦益说的那么清白可怜。

    帝王巡幸又不是没有,就清朝某皇帝就数次下江南,那满朝文武有人敢吱声么?

    怎么在明朝,就搞出了“跪门劝谏”、“廷杖数人”这种事呢?

    江玉燕私心总结了几点事因:

    第一,宁王和朝臣勾结,皇帝亲征,宁王必败,为了帮宁王解围,部分臣子串联劝谏,哪怕因此被贬谪,只要宁王造反成功,他们转瞬就能平凡,甚至因此升迁。如意算盘打得啪啪响,但他们没想到宁王造反根本就没撑多久,一番经营付之东流;

    第二,明朝没搞满清大兴文字狱那套,读书人和文臣还是故宋那套“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”的思路。行为举止都是故宋文臣的做派,不管是什么岗位,都能对皇帝进行劝谏,其实自己的工作却不见得做的多好,但是嘴炮和键盘侠当得挺优秀。

    乘上,在上面的思路下,随波逐流之辈对朱厚照劝谏,不过是沽名而已,“跪门”一事牵连官员足有百多位,部分人就是打着“法不责众”的侥幸心理,甚至觉得,只要人够多,皇帝就会被大势所迫而低头,不敢拿他们怎么样;

    皇帝低了头,他们这些劝谏的就会名声大噪;皇帝不低头也无妨,不管是廷杖,还是贬谪,只要加于身,自有同僚帮忙扬名,名传四海不过时间问题,而后,风头过了,还怕没有官做?两种后果都不亏。这几乎是所有文人默认的潜规则,有它在,这些人才能肆无忌惮。

    朱厚照当然是没有妥协,他将众臣所谓“跪门”实为挑衅和要挟,大怒之下,于午门外廷杖一百零七人,打的大多为三十、四十、五十之数。

    文官羸弱,多人因此当场毙命,刑部主事刘校、照磨刘珏、工部主事何遵、兵部员外郎陆震等就在其中,还有几个没扛过后续创伤感染的,估计他们也没想过真的就因此而死。

    江玉燕一点都不同情,她甚至想,这些人到了地府,不知道怎么后悔呢。

    百官本应各司其职,却学着都察院上蹿下跳,狺狺狂吠,一口一个以死劝谏,长跪不起的,分明存心找死!

    朱厚照还能留大部分人一命,若她江玉燕身在其位,早就将这些人一掌拍死了!

    大明朝还缺几个读书人吗?

    .

    .

    【注1】:改编自杨廷和所拟的登极诏书,中一条:“正德十四年文武官员人等,因谏上巡游、跪门责打降级改除为民充军者,该部具奏起取复称,酌量升用。打死者,追赠谕祭,仍荫子入监读书。充军故绝者,一体追赠谕祭,复养亲属”。

    http://www.cxbz958.org/congchuiliantingzhengdaodamingnvdi/16959828.html

    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cxbz958.org。鬼吹灯手机版阅读网址:m.cxbz958.org